忆秦娥 龙潭口①
山重叠②,悬崖一线天疑裂。
天疑裂,断碑③题字,古苔横啮④。
风声雷动鸣金铁⑤,阴森潭底蛟龙窟。
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注解】
①龙潭口:说法不一。
有人说是龙潭山口,地处今天吉林市东郊的龙潭山。
也有人说是今天山西盂县北的盂山也有一个“龙潭”
,又名“黑龙池”
;还有一个说法是北京西山的黑龙潭。
②重叠:相同的东西层层相积。
③断碑:断裂的石碑。
④啮:用嘴咬
⑤鸣金铁:形容风雷声响如同金铁戈矛相互撞击的声音。
【典评】
这首词描写的是龙潭口的景色和感受:群山环绕下的龙潭口,举目朝天,只露一线,好像天裂开了一样。
残缺的断碑上满是苍苔,似乎在啮咬着碑上的文字。
龙潭口的狂风大作,发出炸雷一般的声响,就如同金戈铁茅撞击所发出的声音,阴森的潭底或许是蛟龙巢穴。
让人不觉感慨那频繁的战乱、满眼的兴亡交替。
.
词的上片对黑龙潭景物的描绘可谓非常到位,让黑龙潭的景色不自觉地感觉在人眼前浮现出来,闭上眼睛,你仿佛能够看到那细若一线的天空,两边悬崖峭立,断碑上满布着的苍苔与模糊不清的碑文,清秀的景色之中不经意间透露出一丝苍凉。
“山重迭,悬崖一线天疑裂。”
两边高高的悬崖把整个天遮挡起来,只剩下仿似要裂开的一条线,夸张手法在这里的运用法,把景物描写推向了极致。
“天疑裂,断碑题字,古苔横啮。”
“断碑”
、“古苔”
此情此景已经让人不觉感到有些悲凉。
而如金戈铁马般雷动的风声更是让纳兰把这种悲凉推向一个更高的制高点。
“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
这样的句子极少在在纳兰的词中出现,使人非但感受着龙潭口的险峻,也同样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苍凉慷慨。
然而毕竟纳兰是一位感性的词人,最终,他发出无奈的感叹:“蛟龙窟,兴亡满眼月。”
明月依然是旧时的明月,兴亡交替不断,让人不觉有物是人非之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