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拟春来消寂寞①。

愁雨愁风,翻把春担搁②。

不为伤春情绪恶,为怜镜里颜非昨。

毕竟春光谁领略。

九陌缁尘③,抵死遮云壑④。

若得寻春终遂约,不成长负东君诺⑤。

【注解】

①准拟:准备、打算。

②担搁:耽搁、延迟、耽误。

③九陌:汉长安城中的九条大道,《三辅黄图·长安八街九陌》“《三辅旧事》云长安城中八街、九陌。”

泛指都城大道和繁华闹市。

④抵死:时常,总是。

宋晏殊《蝶恋花》:“百尺楼头闲倚遍。

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

云壑:云气遮覆的山谷,此处借指僻静的隐居之所。

唐于鹄《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乃知轩冕徒,宁比云壑眠。”

⑤东君:神话中的太阳神或者司春之神。

《史记·封禅书》:“晋巫祠五帝、东君、云中,司命之属。”

【典评】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厌倦侍卫生涯、蹉跎岁月的感叹:原本准备在大好春光下排解寂寥,怎奈愁风苦雨辜负了春光。

情绪消沉并非因为伤春,而是对镜顾影自怜,容貌已不再俊美。

那繁华的闹市总是遮蔽着僻静的山谷,谁来感受这美好的春光?如何才算不辜负春光,如我心愿呢?难道总是令我辜负春神吗?纳兰不能过上他想要的生活,难怪总是心情烦闷。

他心中非常清楚,自己的烦闷并不怨天气,而是因为其它外在缘故。

所以他才会忧郁地在上片收尾写道:“不为伤春情绪恶,为怜镜里颜非昨。”

解释自己抑郁的原因后,纳兰在下片里仍然自问:“毕竟春光谁领略。”

听着外边的阵阵春雨,浸湿了这春的大地,他不由地想起,除去自己,还有谁会在此时去感受春光呢?“九陌缁尘,抵死遮云壑。”

这里说的“九陌”

是指汉朝时长安城中的九条大道,《三辅旧事》有云:长安城中八街、九陌。

而纳兰在此是指都城大道与繁华的闹市。

“若得寻春终遂约,不成长负东君诺。”

纳兰在这首词的最后无可奈何地写道,怎么做才能不辜负大好春光,怎么做才算如了自己的心愿呢?看起来只是一首咏春词,实则是纳兰抒发内心愁思的一首词,词里的字字句句全是纳兰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