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散花楼送客
城上清笳城下杵。
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
刀尺又催天又暮,—声吹冷蒹葭浦②。
把酒留君君不住。
莫被寒云,遮断君行处。
行宿黄茅山店路③,夕阳村社④迎神鼓。
【注解】
①清茄:茄,胡茄,古时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号角。
凄清的胡茄声。
唐杜甫《洛阳》诗:“清茄去宫阀,翠盖出关山。”
城下杵:指捣衣服的声音。
杵,捣衣时用的棒槌。
②蒹葭:蒹、葭都是水草,本意指在水边思念故人,后用“蒹葭”
泛指思念他乡亲友。
出自《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③黄茅山店:指荒村野店。
黄茅,茅草名。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官舍黄茅屋,人家苦竹篱。”
④村社:古时农村祭祀杜神的日子或蛊会,《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图必造之,与野老同席,曾无傲色。”
【典评】
这是一首送别诗。
单听散花楼就会引起无限遐想。
天女散花这是大有来历的。
传说在维摩诘住处有一位天女,她听见有人讲法时就会现身,将天花散向众菩萨与佛的大弟子身上。
当花朵落在菩萨的身上时就会自己掉落,而落在那些大弟子身上时,就算他们使用神力都不会掉下来。
舍利弗说:此花不如法,意思就是说存有分别心是不如法,也就表明大弟子们还存着害怕生离死别的情绪。
等完成修行后,就不会再有五欲,“结习尽者,花不着身”
。
也许在不存有离别之心的散花楼洒泪分别,不是一种巧合吧。
纳兰此时要送的人正是挚友张见阳。
张见阳字子敏,名纯修,本来是内务府包衣,进士及第后先授江华县令,官至庐州知府。
张见阳和纳兰结为了异姓兄弟,二人相交甚好。
这首词就是纳兰在张见阳即将出任湖南江华县令要离开京城时写下的。
秋花凋零时,最惹伤感。
张见阳将要奔赴千里之外的异乡,分别时酒入愁肠,悲凄苦楚。
散花楼上,远处传来了胡笳轻唱,城下的捣衣声一下下地回荡在这冷清的蒹葭浦,令离人的心里顿生恼怒。
“夕阳村社迎神鼓”
,词人劝慰好友用豁达的心去迎接将来的漫漫长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又好像他为自己定下的愿望,“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
只可惜,纳兰的一生早已是个注定的悲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