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禁好春谁惜①?薄暮瑶阶伫立②。

别院管弦声,不分明。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

寂寂锁朱门,梦承恩③。

【注解】

①禁:深宫。

禁,君王的宫殿。

②薄暮:傍晚,太阳即将西沉的时候。

瑶阶:玉砌的台阶,也用作石阶的美称,此处指宫里的阶砌。

③承恩:蒙受恩泽,谓被君王宠幸。

【典评】

从内容看来,这是一首宫怨词。

词牌《昭君怨》,本来是琴曲名,《琴曲谱录》云:“昭君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

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哀,不但应和了词的内容,孤独宫女“梦承恩”

却紧锁朱门,而且也暗合了词人自身境遇,近在咫尺,却不能触及衣袂,匆匆一瞥,却沉默无语,这份忧郁和悲伤,还有深深的无可奈何之情都浸透其中。

尽管是一首宫怨词,可在感情上和唐代花间并不相同,特别在词风上,其清秀脱俗和花间派的艳丽词风有着鲜明的区别。

温庭筠作为花间派的鼻祖,曾写过了许多宫怨词,可他大多选用色彩艳丽、感官刺激强烈的意象,比如“凤帐鸳被”

、“香腮雪”

等。

但纳兰的词却流露出了一股清新,如同出水芙蓉一样天然清丽。

未经雕饰,没有专门甄选的意象,整首词从头至尾浑然天成。

起笔描写了女子的低头感慨,再从远景着手勾勒出了女子伫立的孤影。

“惜春”

是惜无人赏春色,也在“惜己’’;“薄暮”

描写了微薄的暮色,也在刻画女子的单薄身影。

下片“梨花欲谢”

,春光将逝,是否也在暗示“弹指间红颜老,刹那芳华”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的悲哀?“绣被春寒”

,一个“寒”

字令整首词的温度凄冷冰凉。

薄暮将临,夜凉如水的“寒”

,悲凄清冽的“寒”

“别院管弦声,不分明”

,貌似单纯地描写景象,却又流露出另一番悲凄。

这歌舞管弦是为了谁?那“不分明”

是听不清,还是不愿听、不愿明呢?与“歌舞管弦”

对应的是“朱门紧锁”

,这是反差,与“不分明”

对应的是“梦承恩”

,那是承袭。

听不清别院的歌乐舞声,却依然记得那梦里的缱绻云雨、深情呢喃。

这样的“一往深情”

,那般的“痴痴盼望”

,更教人“寒”

透心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